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

心得【設計的心理學】第二章 日常行動的心理學 整理


認知和情感間的關係
認知系統:試圖理解世界
情感系統:賦予評價


心理學上的順序
認知優先:既定和刻板印象所致
情感優先:突發狀況,反思後推論的情緒

下意識:快速、自動的,訊息來源多,控制擅長的行為
意識    :慢、能控制的,訊息來源有限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異常情況下會被觸動  Ex:學習、危險、有問題
(潛意識 :完全是心理層面,與精神和價值觀有關,平時不易察覺說夢境可以真實反義潛意識)


人類認知和情感的三個層次:本能、行為、反思
本能層次:完全下意識,對當下情況的立即反應和感知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情緒的先期條件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控制簡單的肌肉動作,感之外界和身體狀態

行為層次:大概下意識,學習得來,在類似狀況下會被觸動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『每個動作都跟著一個期待』Norman在書中提起,這是設計師可以著手的一個重點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和預期密切相關,在乎行動預期和回饋的評估

反思層次:有意識的思考、決定及高階情緒的發生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深刻且緩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目標性和計畫性的活動,在乎預期目標和實際結果的比較


在執行前,產品必須提供前饋(fedforward),提供線索,讓使用者了解狀況,並了解如何執行。執行後,產生回饋(feedback),讓使用者了解執行後所產生的結果。

在任何時間,產品都應該要簡單明瞭地讓使用者明白現在的狀態,知道現在整個情況的處境,提供足夠的線索讓使用者評估判斷如何進行下一個步驟。

在每個階段都應該保有彈性,容許各種不同的可能性發生,而即使是錯誤的使用,也應該提供修正的方式的線索,讓使用者了解而改進,心中才不會感到恐懼或沮喪。而不是出現單純的錯誤訊息,而且一次就讓前幾個步驟的輸入心血一下就消失。

簡單易懂是好產品的先決條件之一,必須讓每個消費者心中對於產品的概念模型,和產品本身的設計原理和邏輯真正一致,才能讓使用者簡單而正確的使用產品。且在任何時候,都應該提供充足的提示,讓使用者了解目前的狀況,讓人能夠直覺式的使用,才是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好產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